1.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新聞中心

    PRESS CENTER

    一周動態(7.25-7.29)

    時間:2022-08-01  來源:  瀏覽次數:
           7月25日,強化科技政務服務 助力科創提質增效 ——副局長徐濤到局駐市民之家政務窗口調研。
           7月26日,我省區域綜合科創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7月26日,聚焦丨同比增長11.2%!今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平穩增長。
           7月27日,全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 馮艷飛廳長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
           7月2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調研光谷。
           7月27日,光谷啟動建設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出7項創新舉措,成立光谷人才集團,建設海外人才創新園,發布一批百萬年薪“招才令”。
           7月28日,關注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科技創新工作,合力推動科技強省建設。
           7月28日,光庭產業園一期開園,光谷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超200家。
           7月28日,2022年第十一期科技創業投資沙龍活動舉行。
           7月29日,《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發布:湖北國家級研發機構數流域第二,光谷人才集聚勢頭迅猛。
           7月29日,【科技前沿】范克龍/閻錫蘊團隊開發新型鐵蛋白-核酸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7月25日,強化科技政務服務 助力科創提質增效—市科技局副局長徐濤到局駐市民之家政務窗口調研。
           7月25日,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徐濤率法制處到我局駐市民之家政務窗口調研指導工作,徐濤副局長對政務窗口近期辦件以及“一窗通辦”等工作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 
           徐濤副局長強調,科技成果登記作為政務服務中的一項具體工作,現調整到政務窗口辦理,對企業申請登記辦件中出現的問題,要分析原因強化服務;入駐人員在政務窗口工作要注重服務規范性,辦件過程要認真、仔細,窗口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特別是新入駐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
           徐濤副局長在調研中指出,針對 “高效辦成一件事”考核和“四辦”中的“馬上辦”指標,要認真研究考核指標,梳理原因,及時與局相關處室、市政數局溝通、協調,同時按照市政數局的要求做好“一窗通辦”改革的基礎工作,要充分發揮我局政務服務“全程網辦”的優勢,不斷提質增效,為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助力。
           7月26日,我省區域綜合科創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7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在武昌開幕。本次常委會會議為期4天,會議期間聽取和審議了省人民政府關于科技創新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提出,近年來,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成效明顯,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萍紕撔赂叩亟ㄔO立柱架梁,武漢正式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一核一軸三帶多組團”建設布局初具雛形,全省國家創新型城市總數達5家、居全國第5位;國家高新區達12家、居全國第4位。
           報告提出,我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區域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在全國居第8位、中部第1位,進入全國科技創新水平“第一方陣”。全省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30家、居全國第4位;獲批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占全國總數八分之一。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突破,完成國內首次P比特級光傳輸系統實驗,可實現在一根光纖上近300億人同時通話;研發出近30年來全國首個麻醉劑一類新藥、首個國審生豬新品種“硒都黑豬”等。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科技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凸顯。報告提出,2021年,我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高新技術企業逆勢增長,總數達14560家,兩年翻了近一番,居全國第7位、中部第1位;去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2100億元,居全國第7位。
           審議中,常委會組成人員紛紛表示,報告令人振奮,充分體現了我省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突破性成效。要當好科技創新大政方針政策的宣講員、投身一線工作的實干家、引領科技發展的排頭兵,切實推動我省科技創新工作產生實質性變革,以新的革命性舉措為“先行區”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據悉,為更好助力科技強省建設,本次常委會會議期間召開了列席代表座談會,聽取來自一線的全國、省人大代表關于科技創新建設的意見建議。會議期間,還將召開聯組會議進行科技創新專題詢問,重點圍繞自主創新、產學研結合、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科技創新財稅金融政策落實、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等方面開展專題監督與詢問。
             7月26日,聚焦丨同比增長11.2%!今年上半年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平穩增長。
    2022年上半年,湖北省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5245.6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911.22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平穩增長。其中,高新制造業3718.5億元,高新服務業880.4億元,高新建筑業64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21.9%、8.6%。
           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穩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市場主體快速增長。2022年上半年,全省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統計單位973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984家,增長11.2%。其中,高新制造業7864家,同比增長10.9%;高新建筑業217家,同比增長52.8%;高新服務業1653家,同比增長9.0%。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完成注冊數量5596家,同比增長45.16%。
           7月27日,全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 馮艷飛廳長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
           7月27日,湖北省領導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系列培訓首個專題——“創新驅動發展”專題研討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趙斌作開班致辭,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馮艷飛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
           本次專題研討班由省委組織部和省科技廳共同舉辦,緊緊圍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主題,采取“集中導學+專題輔導+學習交流”模式,組織導學王蒙徽書記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上的主題報告,邀請科技部和工信部有關領導圍繞“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進行專題輔導,部分市州和省直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作學習交流。
           會上,馮艷飛指出,要從講政治和謀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舉辦本次專題研討班的重要意義,緊扣學習主題,全面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創新驅動支撐引領作用。要全力構建完善全域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和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著力突破產業發展技術瓶頸,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協力打造一流創新發展環境,強化政策供給和引導激勵作用,加快推進“三高地、兩基地”建設任務。
           馮艷飛強調,要整體把握、系統領會、一體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科技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殷殷囑托,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聚力實施科技創新“一個工程、五項行動”(創新高地建設標桿工程、重大科創平臺培育行動、“卡脖子”技術攻關行動、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行動、聚天下英才興鄂行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行動),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實科技支撐,在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作出湖北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全省各市州分管負責同志及科技、經信、農業農村、商務、國資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省科技廳、省經信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政府國資委分管負責同志及有關處室主要負責同志約150人參加培訓。
           7月2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調研光谷。
           中國光谷公眾號7月27日報導:27日,科技部火炬中心黨委書記張衛星一行調研武漢東湖高新區,與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潔,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張勇強座談交流。省科技廳副廳長章新平陪同調研。
           張衛星對東湖高新區近年來的發展給予肯定,并在科技創新、政策激勵等方面給出了指導意見。他說,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時代使命,東湖高新區已在光電子信息產業形成獨特優勢,要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進一步集聚人才、服務企業、發展產業,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劉潔張勇強熱烈歡迎張衛星一行的到來,感謝科技部火炬中心長期以來的關心幫助,介紹了黨中央、國家、省、市對東湖高新區一系列關心支持舉措。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創大走廊加快建設,武漢科技創新中心以東湖科學城、光谷科創大走廊為主陣地,光谷創新地位更加凸顯。懇請火炬中心在顛覆性創新大賽、創新積分、科技金融等方面予以進一步指導支持。
           近年來,東湖高新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圍繞提升創新策源引擎功能、建成世界一流科學城目標,加速光電子信息產業率先突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經濟韌性和活力持續增強。2021年,東湖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4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5成。
    會談后召開座談會,東湖高新區匯報經濟運行和科技創新情況,聯特科技、武漢光電工研院等9家科技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代表圍繞“穩經濟、促發展、保就業”進行座談交流。
           東湖高新區一級巡視員夏亞民參加活動。
           7月27日,光谷啟動建設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出7項創新舉措,成立光谷人才集團,建設海外人才創新園,發布一批百萬年薪“招才令”。
           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7月27日,東湖高新區召開大會,啟動建設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出最新迭代的7項人才創新舉措,掛牌成立光谷人才集團,簽約建設海外人才創新園,發布一批“招才令”,構建更具競爭力、包容力的制度環境,打造八方英才慕名自來、紛至沓來、近悅遠來的“向往之城”。
           李德仁、陳煥春、舒紅兵、丁漢、張清杰、徐紅星、李培武、劉買利8位院士視頻或現場致辭。魯國慶、馬新強、鄧霞飛、周茂華、張燕等企業家出席并共同發布“招才令”。
           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潔為光谷人才集團授牌,并宣布東湖高新區人才發展先行示范區啟動建設。
           會上,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首席科學家鐘永恒介紹人才積分制實施和構建情況。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錢德平推介光谷 2022 年度人才創新舉措。
           迭代后的光谷人才政策,在約束上做“減法”,激勵上做“乘法”:全面推行人才“注冊制”、積分認定、支持“再創業”、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人才服務一網通辦、常態辦理與周期受理并行、認定即享受等7項舉措。
           光谷把產出成果、科研成績、實際貢獻,作為評價人才、適用政策的核心因素,不受學歷、年齡、時空、職稱等準入限制,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遵循創新產出周期,支持“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鼓勵冒險、寬容失敗,二次創業的人才,也可正常申請支持政策。
    光谷分類建立人才量化評測模型和指標分數權重,申報者可以隨時登錄,直接通過系統自動跑分,直觀感受與政策匹配度。光谷還遴選了50家優質企業,賦予人才舉薦權,每家可自主舉薦產生一名3551人才。
           通過信息化、數據化建設,光谷重塑人才政策申報、認定、管理、評估流程和工作機制,實現人才事項“一網通辦”:一站式辦理、全線上申請,破除政策實施時間區隔限制,逐步實現全年實施、隨時認定、隨時兌現、隨時享受。
           現場,光谷激光、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數字經濟、創新藥等五個特色產業揭榜招賢,發布 “招才令”。此次榜單共有80余個崗位,來自烽火、長飛、聯影等光谷重點企業以及光谷、珞珈等湖北實驗室,崗位需求為各類技術專家、研發總監、首席科學家等,年薪大部分都在100萬元以上。
           此次揭榜由企業“出題”、人才“答題”,企業按照崗位要求,自主發布需求、人才挑選應聘。實現引進的,光谷按照人才年薪的50%給予資助,最高資助3年。
           面向湖北實驗室、國家級和省級創新中心,光谷也提供自主引才支持。支持湖北實驗室在平臺建設、科技攻關中,自主識別、遴選、引進、培養人才,推薦評定光谷“3551人才”;對國家級、省級創新中心,按其上一年度人才梯隊建設和運行情況,每年給予100萬-200萬元資金補貼,鼓勵中心加大人才投入力度。
           現場,光谷人才集團授牌。該集團為東湖高新區區屬一級國有企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方式,為政府和企業提供人才“引育留服”全解決方案,提升光谷人才要素集聚能級。
           同時,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長江通信、東湖高新集團簽約共建“光谷海外人才創新園”。該園區是武漢留學生創業園的“升級版”。24年前迎來首批11名海外留學生落戶,如今,已聚集創新企業近1000家,吸引近2000名海歸人才,未來將營造“15分鐘創新創業生活圈”。
           光谷、珞珈等湖北實驗室,國家級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鏈”單位代表,高德紅外、華星光電、長飛、聯影醫療、華大基因、斗魚、銳科激光、帝爾激光、明德生物、科前生物等企業人才代表參會。
           7月28日,關注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科技創新工作,合力推動科技強省建設。
           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的基礎上,7月28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在東湖賓館梅嶺禮堂舉行聯組會議,圍繞科技創新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出席會議并講話。
           在觀看全省科技創新情況專題片后,申祖武等12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專(工)委組成人員,先后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詢問,省科技廳等11個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認真應答。
           王玲指出,開展專題詢問是人大的法定職責,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具體行動,也是凝聚共識、合力攻堅的載體平臺。此次專題詢問準備充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組織周密,氣氛熱烈、互動性強,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的理解和把握,摸清了我省科技創新工作的現狀和問題,增強了創新驅動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取得良好效果。專題詢問始于“問”,但不止于“答”,關鍵在于“干”。要切實用好專題詢問成果,聚焦問題癥結,強化責任擔當,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結合貫徹落實省黨代 會精神、結合各自職責分工,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工作,著力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董衛民到會聽取意見。他表示,對于專題詢問所指問題與提出建議照單全收、認真梳理、逐一落實,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論述上來,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關鍵領域和環節,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持續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全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為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湖北貢獻。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艷玲、梁偉年,副主任周洪宇、馬國強、萬勇、劉雪榮,秘書長張愛國出席會議。副主任劉曉鳴主持會議。
           7月28日,光庭產業園一期開園,光谷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超200家。
           7月28日,光庭智能網聯汽車萬人軟件產業園一期開園,3年內,將匯聚1萬名汽車軟件研發人才。
           光庭信息是業內首家智能網聯汽車軟件上市公司,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軟件創新和解決方案提供。該產業園是光庭信息公司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位于港邊田一路6號,總建設面積8.87萬平方米,投資5億元。
           園區從2020年7月28日開工建設,目前一期已建成了研發大樓、綜合配套大樓、行政辦公大樓,匯聚了5家生態合作企業,與光庭信息形成“戰略、技術、資本”全方位的生態協同。
           未來,光庭信息將持續引進汽車產業鏈生態合作伙伴,依托湖北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和人才優勢,計劃在3年內匯聚汽車軟件研發人才1萬人,形成發展合力,推動產業發展。
           光谷聚集200家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鏈企業
           在新能源、自動駕駛領域,光谷已培育和引進了近200家產業鏈企業,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
           其中:愛機、李爾、圣戈班等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華工科技、逸飛激光、精測電子等是國內一流的車身和電池生產裝備企業;億緯鋰能、理工通宇、光庭信息是國內重要的三電企業;立得空間、武大吉奧、導航工研院等是知名的高精地圖和定位企業;華工科技、高德紅外、極目智能、海微科技等研發的傳感器、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是自動駕駛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格羅夫、泰歌、海億新能源和理工氫電等,研制了氫能重卡、氫能物流車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等產品。
           近兩年,光谷又相繼引入了四維圖新車載芯片、中科創達智能創新總部、斑馬網絡華中總部、中海庭全國總部、華測導航武漢研發和制造基地等項目,導入車載芯片、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高精度地圖技術等生產研發資源,進一步夯實了“車路云圖”協同發展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格局。全球首個BaaS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公司——蔚能落戶光谷,可為全行業提供包含電池技術、數據智能及資產管理能力等。
           業界人士認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為“光芯屏端網”光電子信息產業提供了最大的融匯與應用的“載體端”,兩個產業集群可實現高度融合發展,將加速相關產業縱向和橫向延伸,實現集群式發展。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市3成
           此外,由于人口結構年輕、學歷高,愿意嘗試接受新鮮事物,綠色出行意愿強,光谷新能源汽車消費強勁。
           2021年,光谷新能源汽車銷售額30億元,占汽車總銷售額的24.4%。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銷售數量超1.1萬臺,已達到2021年全年銷量的65%,約占武漢全市銷量(3.8萬輛)的30%,銷售額達28.3億元,占汽車總銷售額的36%。目前,新能源汽車產能逐步回升,預計下半年光谷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將會大幅度增長。
           目前,特斯拉、小鵬、蔚來、廣汽埃安、比亞迪、極氪汽車、零跑、歐拉、哪吒等新能源車品牌均在光谷布局銷售點,其中特斯拉、小鵬、蔚來、極氪以及零跑汽車湖北銷售總部均落戶光谷。
           6月,光谷在全市率先拿出2000萬元舉辦首屆光谷汽車嗨購節活動,新能源車銷量同比提升191.6%。下半年,光谷還將出臺新能源汽車消費系列活動,進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7月29日,《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發布:湖北國家級研發機構數流域第二,光谷人才集聚勢頭迅猛。
           長江流域擁有159家國家級開發區,占到全國的41.2%,為所在的11個省市貢獻了超三分之一的地區生產總值、一半以上的出口額。7月29日,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首屆會員大         會在光谷舉行。來自上海、合肥、南京、重慶等地數十家開發區代表與會。會上發布了《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
           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成立于2015年,由上海張江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重慶兩江新區、南京高新區、合肥高新區等共同發起。成立7年以來,聯盟構建了長江流域園區協同發展平臺和合作機制,促進了長江流域園區人才、產業、項目的互動交流、資源共享以及合作發展,為長江流域園區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加強流域上下游產業園區合作共建,充分發揮長江流域園區合作聯盟作用”,賦予聯盟重大使命。
           東湖高新區是2021年聯盟輪值理事單位,曾組織召開聯盟第3次理事會,并組織召開此次首屆會員大會。會上總結了聯盟2021-2022年工作,開展了經驗交流,舉行了聯盟秘書處交接儀式,合肥高新區擔任新一屆聯盟輪值理事單位。
           《長江流域園區發展報告》顯示,長江流域擁有國家經開區88家、國家高新區71家,全國占比均超40%,展現出極為充沛的創新發展活力,如人才吸引力穩步增強、全國影響力日趨擴大、綠色發展引領先行、科創板上市企業爭相涌現等等,已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主要陣地、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
           湖北擁有19家國家級開發區,在長江流域位居第二,僅次于江蘇(44家),其中國家高新區12家。在不少重要指標方面,處于領先位置。如高新技術企業數、A股上市企業數位居流域第三,次于江蘇、上海;國家級研發機構(41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51家)位居流域第二,僅次于江蘇;研發經費內部支出位居流域第三;研發人員折合全時當量位居第二,僅次于江蘇,超過上海,等等。
           報告對多家重點高新區如上海張江、武漢東湖、蘇州工業園等的發展進行了研判。盡管受疫情影響,東湖高新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創新型企業加速培育,凈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創新高,有望在后疫情時代繼續釋放創新創業的活力。此外,東湖高新區創新人才集聚勢頭迅猛,上市企業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碩士及以上從業人員比重快速上漲,從業人員的學歷結構、職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未來將催生出強大的創新發展動力。
           7月28日,2022年第十一期科技創業投資沙龍活動舉行。
           7月28日下午,由武漢市科技局主辦,武漢市企業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承辦的2022年第11期科技創業投資沙龍人工智能專場在武漢市工科院孵化器科技金融工作站舉行。武漢零度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武漢魔投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資機構代表參會。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峰出席并致辭。
           趙峰副局長指出,科技創業投資沙龍能夠提高企業投融資需求與社會資本供給契合度,有效促進雙向選擇。通過市科技局遴選出的各專業領域專家,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地面對面輔導,使更多科技型企業樹立資本意識,解決早期投融資規劃和布局問題,幫助他們在投資路上走的更順利。
    本期沙龍為人工智能專場,聚焦數字孿生、計算機軟件產品、平臺運營等領域。受邀專家分別對要圖科技、可薇網絡科技等4家科技型企業的財務狀況、商業模式、市場競爭、現實需求以及潛在風險等維度展開點評,并給予專業輔導。
           7月29日,【科技前沿】范克龍/閻錫蘊團隊開發新型鐵蛋白-核酸遞送系統,增強腫瘤免疫治療。
           鐵蛋白(ferritin)是存在于人體細胞中的儲鐵蛋白,具有獨特的殼-核結構,外殼由24 個亞基自組裝形成蛋白籠,內腔能以水鐵礦形式儲存鐵。2012年,閻錫蘊院士團隊發現人重鏈鐵蛋白(Human heavy chain ferritin,簡稱HFn)識別腫瘤標志分子——轉鐵蛋白受體1(TfR1/CD71)。隨后,又發現鐵蛋白籠上存在溫度可控的小分子藥物通道。這些重要發現賦予鐵蛋白作為腫瘤靶向藥物載體的優良性能,包括對小分子藥物的高效裝載能力和針對腫瘤相關疾病的靶向治療能力。
           然而,基于鐵蛋白作為核酸載體的開發卻囿于其蛋白結構的天然負電性,這使得同樣帶負電的核酸藥物難以裝載其中。
          2022年7月26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院士、范克龍研究員團隊在 Nano Today 期刊發表了題為:Constructing a nanocage-based universal carrier for delivering TLR-activating nucleic acids to enhance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基于對鐵蛋白結構的分析,選擇性對鐵蛋白內表面負電氨基酸進行正電突變,構建了內腔正電的載核酸鐵蛋白載體。該新型鐵蛋白載體實現了對Toll樣受體核酸配體的有效裝載,并且有效增強了抗腫瘤免疫治療。
           近年來,核酸藥物憑借著治療靶點明確、持久高效等特點,在腫瘤治療中凸顯出傳統藥物不可取代的優越性。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方法后快速發展的新一代腫瘤療法。其中,Toll樣受體(TLR)是腫瘤免疫激活的有效靶點之一。然而,由于核酸結構特性,胞內TLR的激活配體卻面臨著體內遞送問題,如結構不穩定易被核酸酶降解、親水性和負電性使其難以透過細胞膜被細胞攝取、外源性核酸分子的免疫原性引發機體免疫識別清除等,這極大限制其轉化和應用。
           目前,研究人員已開發出多種核酸載體,但這些載體材料潛在的安全性問題卻也令人擔憂。例如,陽離子脂質體/聚合物表面的高陽離子容易導致細胞膜破裂引起機體細胞損傷、病毒載體中病毒蛋白的致癌性和生物毒性風險、合成材料的免疫原性及體內代謝問題。因此,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鐵蛋白是極具潛力的核酸藥物載體材料。
           為了解決天然鐵蛋白負電性對核酸裝載的限制,相關研究嘗試對鐵蛋白進行正電修飾以提高其核酸親和力。但是,鐵蛋白外表面改造存在引發免疫原性的風險,而內表面融合正電肽存在占據內腔空間進而降低核酸裝載量的問題。
           鑒于此,研究團隊基于鐵蛋白結構分析,通過基因工程設計,以點突變的方式針對性將位于鐵蛋白內表面的負電氨基酸替換為正電氨基酸,構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突變位點和數目的內腔正電鐵蛋白。隨后,通過核酸裝載能力的系統性評估,從中優選具有高穩定性和核酸裝載能力的鐵蛋白突變體(E61K/E64R/E140K/E147K)作為核酸載體。實驗結果表明,該鐵蛋白載體對不同類型 TLR(TLR3、TLR7/8和 TLR9)核酸配體都表現出普適且高效的裝載能力,顯著改善TLR核酸配體的體內外遞送效率,實現高效的細胞攝取、特異的胞內定位和增強的免疫激活作用。
            此外,鐵蛋白載體獨特的籠狀空間結構為多功能免疫治療提供了一體化平臺。在鐵蛋白載體內部裝載 TLR9 核酸配體 CpG 作為免疫佐劑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進一步在其外表面化學偶聯光動力光敏劑二氫卟吩作為腫瘤免疫原性死亡的誘導劑以實現協同免疫。
           在荷瘤小鼠模型中,基于鐵蛋白載體的免疫聯合治療有效激活了系統性抗腫瘤免疫響應,顯著抑制了雙側瘤生長及遠端轉移的發生。更重要的是,鐵蛋白載體在體內外都表現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綜上,該研究不僅拓寬了鐵蛋白藥物載體的載藥譜,還為高效遞送核酸藥物提供了新策略。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院士及范克龍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張寶麗為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中科院戰略性先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創新交叉團隊、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