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2期
(總第2期)
湖北長江科創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2022年8月27日
本期要點
【重大科技工作】
- 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專項賽開幕
- 220余位院士為湖北提供戰略咨詢研究113項,其中《武漢北斗產業發展格局與政策的戰略研究》成為典型示例
- 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省科技廳大力實施“一個工程、五項行動”
- 東湖科技創新峰會暨資本助力TMT行業論壇在漢召開
- 省科技廳召開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工作推進會
【科技產業新動態】
- 公示-省科技廳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擬立項項目公示,湖北江夏實驗室,新型登革病毒mRNA疫苗臨床前研究項目入圍。
- 通知-關于開展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 中科院最新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 太陽光驅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研究獲進展
- 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在光谷建成,即將投用
- 長盈通科創板過會!光谷誕生第57家上市公司
【一周科普】
- CRISPR和合成生物學
- EDA如何卡了萬億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的脖子
- 北斗RDSS和RNSS
01 重大科技工作
1.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專項賽開幕8月24日,由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營暨第九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專項賽在漢開幕,省委副書記李榮燦、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出席并講話。
李榮燦表示,“創青春”科技創新專項賽連續兩年落戶湖北武漢,既為有志青年展示創新創業風采提供了廣闊舞臺,也是對湖北科技強省建設的大力支持。當前,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錨定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目標,充分發揮科教、人才、產業等比較優勢,創新資源不斷集聚、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正成為
人才高地、投資洼地、創業福地。湖北將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健全完善人才“引用育留”機制,強化創新平臺支撐,加快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金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希望廣大青年選擇湖北,在湖北建設先行區、奮進新征程中施展才干、創新創業、贏得未來。
本屆大賽設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未來產業、智能制造產業等賽道。5月報名啟動后,共征集項目6500多個,經多輪激烈角逐,有52個項目晉級全國決賽。
2.220余位院士為湖北提供戰略咨詢研究113項,其中《武漢北斗產業發展格局與政策的戰略研究》成為典型
示例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湖北研究院(以下簡稱湖北研究院)自2018年建院以來,圍繞我省戰略需求,
提交決策咨詢建議115篇,實施咨詢研究項目113項,為我省發展提供了有力決策支撐和智力支持。
其中,《湖北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研究》為我省申建及建設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提供了依據和參考;關于湖北“兩個中心”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建議被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科技強省建設系列文件以及武漢市重點工作部署中;
《武漢北斗產業發展格局與政策的戰略研究》項目成果已轉化為與企業的戰略合作,簽約金額達到1.7億元。 3.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高地 省科技廳大力實施“一個工程、五項行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堅持“四個面向”,強化使命擔當,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省科技廳聚力實施科技創新“一個工程、五項行動”, 加快推進建設全國科技創新高地,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其中,在實施全國科技創新高地建設標桿工程,優化科技創新總體布局上,全力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區域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協同推進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創新發展。
在實施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培育行動,打造有鮮明湖北特色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上,高標準建設湖北實驗室,做好在鄂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支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重點領域創新平臺建設。 在實施“卡脖子”技術攻關行動,服務打造“51020”現代產業體系上,聚焦“國家所需、湖北所能、產業所困”開展技術攻關,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補短板,堅持科學配置資源。
在實施
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行動,打造“北斗七星”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上,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加大科技企業幫扶支持,加強轉化平臺載體建設,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4.東湖科技創新峰會暨資本助力TMT行業論壇在漢召開
為進一步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向湖北集聚,推動一批科技領軍企業上市,助力湖北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8月23日,東湖科技創新峰會暨資本助力TMT行業論壇在武漢召開。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葛琳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此次論壇由省科技廳、省金融監管局、湖北證監局等部門指導,湖北省高新技術發展促進中心、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企業上市發展促進會聯合舉辦,邀請200多家國內頂尖科創企業和400多家國內外一線投資機構匯聚武漢,
圍繞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元宇宙、機器人與AIOT、光科技、智能駕駛等領域開展交流研討。
今年以來,省科技廳持續開展科技金融服務“滴灌行動”,全面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小升高”“高升規”,培育更多細分領域“小巨人”企業和上市科技企業。聯合13個部門實施企業創新積分制,聯合人行武漢分行
專設100億元額度的“鄂創融”貨幣政策工具。
截至6月末,科技企業信貸余額近5000億元,同比增長20%;科技擔保余額74.7億元,同比增長17%。 5.省科技廳召開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工作推進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引導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8月25日,省科技廳在武漢召開湖北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工作推進會。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治田出席會議并講話。
劉治田指出,
新型研發機構是加強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新生力量,是聚集高層次科技資源、融通科研開發體系與產業應用體系、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省科技廳因勢而謀、應勢而動,將建設新型研發機構作為湖北抓創新的突破口和發力點,相關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他強調,我省新型研發機構的改革探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要繼續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激勵機制、合作機制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與實踐,推進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各單位要以政策落實為抓手,主動擔當作為,搶抓機遇、形成合力。
一是要加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
二是要深化新型研發機構與現有高校院所、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的合作對接,用好開放聯合“關鍵招”。
三是要建立新型研發機構動態監測系統,抓好評估評價“指揮棒”。
四是要為敢想敢干敢闖者“兜底”,樹好改革發展“新標桿”。
截至目前,我省新型研發機構已發展形成綜合型技術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產業技術研究院、專業型研究所(公司)和企校聯合創新中心等5種類型,總數達到396家,產業領域主要涉及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汽車、生物以及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等,地域上基本實現市州全覆蓋,已初步形成全鏈條融合創新、多要素協同配合、全方位開放共享的產業技術創新生態體系。
02 科技產業動態 1.省科技廳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擬立項項目公示
按照《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21〕204號)和《2022年度科技計劃組織工作方案》的要求,省科技廳組織開展了2022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的申報評審工作。
湖北江夏實驗室,新型登革病毒mRNA疫苗臨床前研究項目入圍。 2.關于開展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經開始。提名分為專家提名和單位提名。專家可提名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單位可提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提名截止日期2022年8月31日,申報截止日期2022年9月16日。 3.中科院最新研究開辟哺乳動物染色體編輯新領域
2022年8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李偉研究員與周琪研究員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 A sustainable mouse karyotype created by programmed chromosome fusion。該研究在全球首次實現了哺乳動物完整染色體的可編程連接,并創建出具有全新核型(染色體組型)的小鼠。
這項工作意味著
生物工程技術的再次突破,為深入認識哺乳動物染色體大規模重構等結構變異,及其對生長發育、繁殖演化乃至物種形成等的分子機制,
拓展了“建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學研究策略并奠定了相應的技術平臺。
4.太陽光驅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研究獲進展
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大量CO
2,加劇全球變暖。我國已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戰略目標。我國完善的甲烷運輸通道及終端使用設施,通過太陽光驅動CO
2轉化為甲烷實現資源化利用,具有應用前景。然而,CO
2結構穩定、分子活化困難,光驅動CO
2甲烷化的效率不高,且產物的甲烷選擇性較低,實現高活性、高選擇性光驅動CO
2甲烷化面臨挑戰。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黃宇團隊聯合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軍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熊宇杰團隊,
在原子尺度合成鉑單原子負載缺陷聚合碳化氮催化劑(圖1),實現高選擇性、高活性的光催化CO2甲烷化。該催化劑在模擬太陽光照下,CO2的甲烷化速率達6.3 μmol g-1 h-1,產物對甲烷的碳選擇性高達99%。該研究為開發高效CO
2甲烷化光催化劑提供了新思路。
5.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在光谷建成,即將投用
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發中心由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及其所屬的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在光谷建成,即將交付使用。主要從事水面飛行器、浮空飛行器和通用飛機的研發。在漢成立武漢中航通飛特種飛行器有限公司,將打造國家級特種飛行器研發基地。
此次建成的是華中首個以航空產業為主導的綜合體項目,包括東西兩棟國際甲級航空研發類辦公塔樓,7000平方米航空展覽館、3.5萬平方米城市生態公園等,集研發、辦公、展覽等多功能于一體。未來,該項目將打造成武漢通用航空產業研發平臺和通航協同創新中心,引入通用航空龍頭企業,緊密聯合通用航空上下游產業鏈,形成極具特色的產業生態圈,助力湖北省通用航空產業鏈形成并培育核心競爭力。
6.長盈通科創板過會!光谷誕生第57家上市公司
8月23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發布2022年第70次審核會議公告,
來自光谷的武漢長盈通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盈通”)IPO順利通過。長盈通成立于2010年,專業從事于特種光纖光纜、特種光器件、新型材料、高端裝備和光電系統等五大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堅定不移地走自主研發創新發展之路。長盈通以“為光傳遞信號和傳輸能量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為使命,致力于成為光纖環細分行業的領導者,光纖環組件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核心產品為光纖陀螺用光纖環及其主要材料保偏光纖。
這是今年以來,湖北省第4家科創板審核通過企業,也是光谷今年新增的第4家上市公司,即將成為光谷第57家上市公司。 【一周科普】
1.CRISPR和合成生物學
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縮寫。原本是指原核生物基因組內的一段為了將病毒的外來入侵基因清除的重復序列??茖W家們將它做成一種工具實現了對多種目標細胞DNA進行切除。從此它便成為一種精準、廉價、易用的基因編輯系統,被廣泛的應用在微生物合成生物學中。
2.EDA如何卡了萬億規模的電子信息產業的脖子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是指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來完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等流程的設計方式。EDA看似僅僅是一個工具,其實EDA的發展是EDA企業和集成電路應用企業上下游合作的產物。下游用戶一旦確定了EDA供應商,短時間更換EDA工具軟件的成本較大,因此集成電路制造與設計企業一旦與EDA工具供應商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因此業內有一句話來形容EDA:誰掌握了EDA的話語權,誰就掌握了集成電路的命門,誰就可以對芯片行業的后來者降維打擊。EDA也就成了電子信息行業“卡脖子”環節。
3.北斗的RNSS和RDSS
服務于用戶位置確定的衛星無線電業務有兩種。一種是衛星無線電導航業務,RNSS(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由用戶接收衛星無線電導航信號,自主完成至少到4顆衛星的距離測量,進行用戶位置,速度及航行參數計算。另一種是衛星無線電測定業務,RD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用戶至衛星的距離測量和位置計算無法由用戶自身獨立完成,必須由外部系統通過用戶的應答來完成。通過用戶應答,在完成定位的同時,完成了向外部系統的用戶位置報告,還可實現定位與通信的集成。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導航衛星及運控應用系統中同時集成RNSS和RDSS兩種業務。既可為用戶提供連續定位,又可進行無信息傳輸的高安全級別的位置報告。其導航與通信的集成可以互相嵌入,互為增強。